- 
		如果不怕冷的话,冬天可以去呼伦贝尔下面牙克石市的乌尔旗汗找猫头鹰。南方人对北方的极寒大概有一种不切实际的畏惧——这其中打小儿听过的“剩蛋老人”的段子功不可没!比如我头一次计划去吉林看雾凇的时候,竟然在BBS弱弱地问:我的金属框眼镜会不会冻粘在脸上?乌尔旗汗就在中国的冷极根河边上,去这儿观鸟是要再三做好心理建设才敢报名的,我并且取巧地报了个最早的团,期望寒潮不要那么早到来。事实证明,只要按照防护指引装备齐全,体感还过得去。团也选对了,除了最后有两天温度低至零下三十八度的时候,人有点发晕,其它几天白天零下十几,太阳晒着还有点暖洋洋呢!极寒天里摄影上有些注意事项,比如我们习惯的车拍,在这儿因为热车冷空气,扰流严重,就不太建议,有机会还是下车拍,最好还离车远点。必须车拍的时候,遮光罩最好拿下来。露指手套很必要,戴大手套有时候按不下快门,错过鸟就追悔莫及了!事先担心的电池问题倒没有发生,一方面我全程都用暖宝宝贴住电池部位,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效,另一方面乌尔旗汗鸟种不多,有时候一天就几种鸟有机会并且值得一拍,一块电池都有剩的。来乌尔旗汗当然主要是推猫,我们这个团比较幸运,看到了七种。三种鸡见了两种,另外大部分特色林鸟也都收到了。有些鸟有大小年,比如白翅交嘴雀,今年似乎就没来。有些鸟这个季节本就不容易,比如黑嘴松鸡,我们也没找到。雪原

手机照
头一站是陈巴尔虎旗的牧场,这里就是一片茫茫雪原,无遮无蔽,一旦起风很容易失温,长时间在野地里拍摄需要注意防护,我们观鸟团倒是不相干的。跟这儿找到雪鸮也需要极好的眼力见儿,我们野外找到了一雌一雄,只有雄鸟能走近。另外我们也去鸟点蹭拍了一轮雌鸟的飞版。
你就是个眯眯眼的亚洲鸟!

路上我们还遇到了几群雪鹀,几只铁爪鹀,可惜都走不近。
雪鹀

铁爪鹀
路过村庄的时候,还找到一只爱站烟囱的纵纹腹小鸮。
林海
在乌尔旗汗本汗的六七天,我们就主要跟着地接张武各种钻林子了。首先是各种猫。长尾林鸮今年是大年,无论哪条线路每天都能遇到五六七八次的。不过这货比较怕人,光线越好越怕人,大多停车即飞,所以拢共也就三四次机会能拍得比较近。
乌林鸮其次,每天也能碰上个三四次,怕人的程度跟长尾林鸮不相上下,我们只有两次能拍得比较久。

搞点林中隐者的氛围
猛鸮似乎比较少,有时候一天也遇不到,只在一条线路上一天遇到了七八次。不过我们遇到了一对楞的,让我们围拍了很久,拍毕业了也就放过它了。
要找今年新出的网红花头鸺鹠可不容易,我们大概摸索了两三条可能的路线,最后碰到只能说冥冥中真有天意!
有一位眼尖的队友还发现了一只林缘的雪鸮,虽然没陈巴尔虎旗鸟点的近,胜在自然,而且在乌尔旗汗也不常见,倒让我们雀跃了很久。
至可惜发现鬼鸮的时候,我轮到坐三车,没赶上趟。相比找猫,我们的“鸡遇”就不太好了,花尾榛鸡行程中遇到三四次,黑琴鸡只看到一次飞版,黑嘴松鸡找了两条线路都空军了。
其它林鸟中,啄木鸟我们看得比较全,黑啄木鸟在林子里看到飞,但没拍到,白背啄木鸟看到的时候近,想拍的时候就越飞越远了,还好都不是我的新。灰头绿啄木鸟我们不稀得拍。三趾啄木鸟遇到两次极乖的,小斑啄木鸟也近距离地表演了一番。
三趾啄木鸟

小斑啄木鸟
雀鸟只要在的,我们差不多都看齐了,有些还有不错的拍摄机会。刚加新的雪鹀,这里有一只孤零零的,不在群体里反而胆大。
粉红腹岭雀也是极北才有的鸟。
北噪鸦我们比较幸运,还压根没开始找它,就路遇了,这鸟也很多人空军的。
松雀今年是大年,去对了地方能看到一大群。
灰伯劳比想象的要难,只看到了一只。
朱顶雀只看到了白腰的,原来的极北亚种没见着,好在合并后不影响加新了。
北朱雀和红腹灰雀都是今年一月在北京加新的老朋友了,这次都表现极好。
今年灰蓝山雀也看到了几群。
长尾雀是去年珲春的老朋友。
其它还看到了太平鸟,普通鳾,家麻雀,北长尾山雀等。
动物看到最多的就是傻狍子了,每天都能遇见它们。
最后上一张幻日奇景吧,咱们南方人不容易见到。
举报 
 